坚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路径。而能否培育出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日益成为一个城市产业实力的重要指标。
《成都日报》特邀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撰文,就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展开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当前,面对数字科技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国内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速发展与创新,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的有效方式。因此,必须培育更多的数字经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强链、补链、稳链上发挥作用,让其成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在数字技术驱动下,复杂技术产品全球分工、服务业全球分工和创新活动全球分工等新型全球化形态加速推进,引致创新生态交织演化、创新企业不断涌现。数字经济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符合企业参与新型全球化的现实要求,对于巩固我国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计4357家,数量较前三批明显增加。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四批次共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企业1798家,占比20.2%。
数字经济企业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边际成本递减、规模报酬递增等特征,在“专精特新”定义上呈现出新的内涵和外延:
专——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电子信息等领域关键算法、基础软件、核心器件与智能终端,形成实质性技术护城河与较高竞争壁垒。
精——对内以数据驱动企业精细化管理,对外依托高灵敏度传感器、海量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高精度人工智能预测模型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更具个性化的产品。
特——在细分场景深耕,为特定用户群体提供差异化数字技术、产品、服务,持续积累独特数据资产,优化迭代算法模型,形成明显先发优势,并向关联场景持续穿透。
新——运用交叉学科的方法进入新领域,致力于“从0到1”原创性突破,以更加融合、智能和绿色的方式创造新的商业空间和解决方案。
作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成都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突破口,通过“城市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场景示范”全周期场景孵化机制,助力数字经济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市场拓展,推动新产品、新场景落地应用。截至目前,成都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02家,其中新经济梯度培育库内数字经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家,占全市50.5%。
通过分析成都的数字经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以发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市场拓展、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战略选择不同,企业发展模式和成长路径也有所不同,具体可分为基础型、应用型和平台型三类。其中,基础型企业注重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应用型企业注重细分场景的做深做实,平台型企业注重生态系统的搭建。基础型、应用型企业均有可能向平台型企业迭代演化。
基础型企业
主要包括聚焦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算法与算力等底层技术与架构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如,和芯微电子、明夷科技,专注于高速高精度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IP核、5G通信芯片细分领域,掌控了领域内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这些基础型企业通过长期深耕细分领域引领性、颠覆式、关键性新技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并基于自身优势资源,通过嵌入行业龙头企业供应链向应用型、平台型企业迭代。
三种培育措施
靶向推动数字经济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相较于传统制造业,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的内涵、基本分类、成长路径已经日渐清晰,但针对性的培育措施有待强化。
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要配套出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建立动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种子培育库,按照“突破一组关键技术+组建两类实验室+编织三层创新网络”的思路,构建政府主导,产业园区、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等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的企业培育机制,通过硬核技术攻关、应用场景营造、开放开源生态共建,提高企业融通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推动数字经济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本文作者:曹宝林,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院长助理;赵向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体规划所研究员。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张玥、罗伊然、谢艳对本文亦有贡献。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源中心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品牌活动
关于我们
咨询热线:
028-8666 1321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879号 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2, unionbigda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1642号-5
专业服务
让制造更智能、城市更智慧
通用
敏捷智能BI平台
分布式智能AI平台
智慧工业
智慧监管
智慧法院
泛自然资源
智慧工业
智慧监管
智慧法院
泛自然资源
国土资源大数据解决方案
智慧应急大数据解决方案
生态河湖大数据解决方案
更多
实现感知、传输、协同、决策等综合运营管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由点至面、循序渐进的构建酿酒生产大数据分析应用体系;围绕酒业营销构建从营销效能到消费转化的全链分析体系。
智慧军事大数据解决方案
专业服务
关于我们
智慧工业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品牌活动
智慧监管
智慧法院
泛自然资源
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满足部门、政府日常数据需求和交互使用。
更多案例
核心关键词:工业AI检测,数据资产管理,司法数据中台,遥感大数据,AOI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