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报》专精特新大调研丨打造坚实技术底座 数之联获资本青睐
来源:未知 作者:数之联 发布时间: 2023-07-31 161次浏览
日前,《*投资报》记者来到数之联进行专精特新企业调研。



《*投资报》作为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唯一的财经证券媒体,同时也是全国第一批创办的财经证券报纸,长期坚持专业、权威、客观、理性的办报理念,在业界享有广泛影响力。


日前,《*投资报》记者来到数之联,进行专精特新企业大调研。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图片


图片


走进一楼展厅,一体化云原生数智服务平台、数联智造平台、智慧城市1+1+N建设体系一一映入眼帘。作为一家以计算机视觉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为核心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商,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之联”)的“第一眼”就让记者惊艳。

“技术是最坚实的底座,数之联从成立开始就以技术立身,目前已形成了多行业、多技术线条共计400余项确权自主知识产权,这些专利也是公司最大的底气。” 数之联董事长傅彦表示。

图片

数之联董事长傅彦接受采访

图片

站稳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风口

据介绍,数之联创始团队均来自于电子科技大学数据挖掘实验室,积累了20多年的数据治理、数据分析可视化、数据挖掘经验,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具备咨询规划、解决方案、产品服务三大能力。公司业务覆盖政府、工业、军工等多个行业纵深领域,为合作伙伴提供集顶层设计、数据采集、存储治理、分析挖掘、应用可视化的全产业链服务。
智能制造领域,数之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工业制造提供AI质检、良率优化分析等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降本、增效、提质,提升工业智能制造实力。
智慧城市领域,数之联聚焦市场监管、智慧法治、泛自然资源等方向,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视频处理等技术和手段,提升政府智慧治理和监管能力。


图片

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公司步入软硬一体的研发布局,第一台数之联AOI设备诞生。后续以AI+camera为产品矩阵,在非标的软硬一体项目上突破了很多客户,进一步坚定了公司走国产自主、软硬一体的道路。


数之联于2012年成立,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大数据元年”,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从宏观层面看,国家这几年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加速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公司正走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快车道上。




图片

高研发投入保证创新能力


数之联现有员工近500人,其中超过100人是来自国内外名校的硕士、博士人才。近几年公司研发投入力度始终保持高位,研发费用率常年处在20%-30%的水平。


长期高强度研发投入,为数之联带来了怎样的成绩?

对此,傅彦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有授权发明专利165个,在途申请的发明专利12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0个,软著230个,商标61个版权登记9个。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四川省新经济示范企业、成都市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示范)等殊荣。而公司主持的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电子信息制造大数据的产品缺陷检测与关联分析优化平台》获得了四川省科技厅的专题报道。公司员工发表论文45篇。这些都充分说明数之联一直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

图片


公司展示的螺母外观检测演示平台


技术实力获得肯定,最直接的表现便在于获得行业龙头的认可。


目前,数之联的客户包括中航工业、中电科、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惠科、深南电路、天津力神、国家电网、五粮液集团、华为等上百家企业和机构。

图片

未来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

作为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瓶颈。
“困难是肯定存在的,特别是在软硬件上。”傅彦表示,“目前行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信创,有很多基础软件和国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在硬件方面像芯片,甚至包括某些材料的细分领域,跟国外相比还是有巨大差距。还包括一些精密设备,国内很多厂商都用的外国设备,从这方面来看,国内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正是因为一些国家对中国高科技的封锁,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就成为了一道必选题。傅彦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的重要性凸显,美国等西方国家把中国视为“假想敌”。从中兴事件到华为事件,再到近期出现的多项核心技术受限,在此背景下,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国产替代更需加速奔跑。


国产替代对于国内身处高科技产业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次大的发展机遇,而具有竞争力的公司更容易突围。



为了抓住AI、大数据这一科技前沿,人才的储备必不可少。傅彦表示,“没有人才的公司都会在这场科技浪潮中被淘汰。作为科技公司的核心命脉,数之联一直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我们公司还有一个优势在于高校背景。高校对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格外重视,会专门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从具有学科高度的论文,再到专利,再到一些科技奖,再到各种*、省部级的平台,可以反映出一家公司的科技实力。”


图片


公司展出的多项AI应用相关产品

图片

数轮融资后估值接近20亿

“虽然手上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但是因为缺乏对市场的认知和了解,在实际应用面前一筹莫展,在创业初期,我们的优势和劣势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傅彦表示,“从2014年获得第一笔天使投资500万元后,我们逐渐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图片


数之联展厅一隅

据了解,截止目前,数之联已累计完成6轮融资,总融资额近5亿元。背后资方包括银杏谷资本、普华资本、吉富创投、高捷资本、国中创投、中科招商、鼎兴量子、中科科创基金等。数轮融资后,公司估值接近20亿元。
在资金支持下,继续强大自身是必然的选择。傅彦表示,“公司融资被持续投入在基础算法建设和工业方面。不断在软件开发、硬件研发、人才引进、渠道拓展等方面发力,全面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成立于2012年的数之联,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对于第二个十年,甚至第三、第四个十年,傅彦表示,“未来公司发展必须先要做好顶层思考,要制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方向。我们不仅要向前看,也要往回推,也就是要愿景驱动、目标牵引,要基于目标配置资源,构建组织能力,同时打造公司的核心能力。以‘让制造更智能、城市更智慧’为使命,致力于成为数据智能行业的引领者。前行的路上没有尽头,在此过程中,只要永远抓住学科的前沿,公司才会走在行业的前列,这也是公司成立以来始终的追求。”


资源中心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品牌活动

关于我们

咨询热线:

028-8666 1321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879号        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22, unionbigda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1642号-5

专业服务

让制造更智能、城市更智慧

通用

敏捷智能BI平台

分布式智能AI平台

智慧工业

智慧监管

智慧法院

泛自然资源

智慧工业

智慧监管

智慧法院

泛自然资源

国土资源大数据解决方案

智慧应急大数据解决方案

生态河湖大数据解决方案

更多

实现感知、传输、协同、决策等综合运营管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由点至面、循序渐进的构建酿酒生产大数据分析应用体系;围绕酒业营销构建从营销效能到消费转化的全链分析体系。

智慧军事大数据解决方案

专业服务

关于我们

智慧工业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品牌活动

智慧监管

智慧法院

泛自然资源

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满足部门、政府日常数据需求和交互使用。

更多案例

核心关键词:工业AI检测,数据资产管理,司法数据中台,遥感大数据,OI设备